手機看中經(jīng)經(jīng)濟日報微信中經(jīng)網(wǎng)微信

經(jīng)濟日報:“小香包”繡出致富路

2019年11月02日 06:37   來源:中國經(jīng)濟網(wǎng)—《經(jīng)濟日報》   

  ?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qū)馬莊村村民王秀英(右一)向客人展示中藥香包。王秀英說:“我家?guī)状硕纪渡硐惆聵I(yè),為的就是不忘初心,將傳統(tǒng)文化好好傳承下去,我也要繼續(xù)帶著村民致富,為社會做點貢獻�!�

  ▼徐州市賈汪區(qū)馬莊村的中藥香包吸引了眾人眼球。(攝于2013年9月)

  ?王秀英在縫制“我愛你,中國”字樣的香包。

 �。〝z于2010年10月)

  ▲王秀英(右一)為外國友人演示香包制作工藝。作為馬莊村的特色旅游產(chǎn)品,中藥香包不僅火遍大江南北,也俏銷巴拿馬、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qū)。

  ▼徐州市賈汪區(qū)馬莊村香包文化大院,村民們在制作香包,在家門口實現(xiàn)就業(yè)增收。

  ?馬莊村制作的中藥香包內(nèi)裝有十幾種中草藥配制而成的香料,香氣四溢。

  ?徐州香包已有上千年歷史,經(jīng)過一代代人的傳承,形成了獨特的地方工藝特色。

  ?王秀英(右二)在指導來自各地的學員制作香包。馬莊村專門開設了香包制作培訓課堂,每年培訓上千名香包制作人。

  2017年12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江蘇徐州馬莊村,看到村民們手工制作的特色香包,連連稱贊“真不錯”“很精致”。80歲的村民王秀英遞上自己制作的中藥香包,總書記問:“多少錢?我買一個,捧捧場。”“不要錢,送給總書記�!蓖跣阌⒋鸬馈?倳涍€是堅持付了30元。

  當?shù)馗刹咳罕娎斡浟暱倳浀膰谕校严惆a(chǎn)業(yè)做精做強,走出了一條致富路。

  金秋時節(jié),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qū)馬莊村香包文化大院里熱鬧非凡。非遺傳承人王秀英正在穿針走線,為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及學員展示、傳授香包技藝。做了一輩子香包的王秀英大娘從未想到小小的香包居然會引來這么多人關注�!靶r候跟著母親學做香包,放點棉花、草藥用來驅(qū)除蚊蟲,或者做些大的物件,到趕廟會的時候賣點錢補貼家用�!焙髞�,王秀英憑借著對制作香包的滿腔熱情,苦心研究、不斷創(chuàng)新,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shù)風格。她制作的香包古樸典雅、秀美精致,連選的中藥都是獨特配方。功夫不負有心人,香包產(chǎn)品漸漸打開了海內(nèi)外市場。2009年,王秀英的中藥香包被確定為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徐州香包”代表作品。

  香包銷路看好,馬莊村及周邊村莊的數(shù)百名留守婦女也加入到制作香包的隊伍中。如今,馬莊村香包產(chǎn)業(yè)已走上品牌化、產(chǎn)業(yè)化的道路。2018年3月,集研發(fā)、設計、制作、展示、體驗、銷售為一體的馬莊香包文化大院建成運營,吸納了300余名村民在此從事香包生產(chǎn)、銷售,實現(xiàn)了在家門口就業(yè)。2018年馬莊村香包收入達到1000萬元。

  小小的香包,折射的不僅是王秀英的藝術(shù)人生,也是馬莊村這些年發(fā)展的軌跡。如今的馬莊村已形成了鄉(xiāng)村旅游、文化產(chǎn)業(yè)齊頭并進的新產(chǎn)業(yè)格局。(經(jīng)濟日報-中國經(jīng)濟網(wǎng)記者 翟天雪 通訊員 鄭 舟攝影報道)

(責任編輯:符仲明)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經(jīng)濟日報:“小香包”繡出致富路

2019-11-02 06:37 來源:中國經(jīng)濟網(wǎng)—《經(jīng)濟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