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措施理當適時調整

2023-11-06 06:01 來源:經濟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符仲明)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應急措施理當適時調整

2023年11月06日 06:01   來源:經濟日報   暴媛媛

  海關總署近日發(fā)布消息,11月1日零時起,出入境人員免于填報《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健康申明卡》。據了解,深圳等地口岸正在同步完善口岸通關標識,做好引導服務,優(yōu)化通關動線,全力配合取消健康申報后的各項變化,提升旅客通關體驗。

  優(yōu)化健康申報引發(fā)好評,旅客為出入境便利之舉點贊,并盼望出臺更多措施繼續(xù)提高通關效率,助力常態(tài)化往來恢復。在其他領域,期待實現常態(tài)化開放的呼聲也不斷出現。

  國慶長假期間,游客被大學校園拒之門外的消息頻現社交平臺,“疫情過后,大學校園是否應該恢復開放”的線上投票也一再引發(fā)熱議。一些地方的教育部門還收到網友留言,詢問當地的大學校園何時能向公眾恢復開放。游客和網友的疑問在于,曾經的大學校園,通過提前預約、現場登記等方式是可以進行正常參觀訪問的,而經歷過疫情防控管理后,如今想要再恢復開放似乎堵點頗多。當實施措施的背景發(fā)生變化時,應急性做法是否應該跟隨調整?

  類似的疑問也出現在一些醫(yī)院住院部、會展會議場合。參加一些會展活動,核酸結果陰性還是“必要條件”;一些醫(yī)院仍未放開普通患者家屬陪護限制,依舊沿用疫情防控時的陪護限制;還有一些單位,日常測溫、登記還在延續(xù),追問依據,得到的答復大多是“單位規(guī)定”。

  從機構管理角度看,封閉管理的確有利于控制人流、減少風險、保障安全,但是單純強調秩序維護,又沿用應急時期的管控方式來降低管理成本,無疑會使工作生活的便捷性打折扣,也不利于公共領域的開放交流。

  隨著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很多領域原先采用的應急性做法顯然不再適合新形勢、新情況。相關機構應基于國家對疫情防控新形勢的科學判斷,及時把握實際情況對管理方式進行相應調整,滿足群眾工作生活需求。不能把應急措施變成常態(tài)化管理手段,遇到問題簡單沿用老辦法“一關了之”“一禁了之”。 (作者:暴媛媛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