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春運中的火車“B超醫(yī)生”:不放過一條可疑裂紋

2025-01-21 22:22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中新網(wǎng)杭州1月21日電(王逸飛 鮑夢妮 嚴鈺琳)“探頭移動速度小于50mm/s,角度3°至5°,力度控制在2-5N之間……”1月21日,在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杭州北車輛段檢修車間,探傷工陸佳明半蹲在地,左手握著探頭反復移動,右手放在探傷儀上準備時刻調(diào)節(jié)靈敏度。他雙眼緊緊盯著探傷儀顯示屏上的波形變化,不放過一條可疑裂紋。

  杭州北車輛段喬司檢修車間是長三角地區(qū)最大的鐵路貨車“醫(yī)院”,經(jīng)歷了上萬公里“長途跋涉”的貨運列車將在這里接受各科“醫(yī)生”的全方位體檢。僅火車身上的一條“腿”——輪對,就要經(jīng)過“門診醫(yī)生”“關節(jié)科醫(yī)生”“外科醫(yī)生”“影像科醫(yī)生”“整形科醫(yī)生”等二十余名貨車“醫(yī)生”的專項檢查診療,才能組裝復位,整裝出發(fā)。

  陸佳明是一名“90后”,也是一名“從醫(yī)”10年的資深火車“影像科醫(yī)生”,他負責輪對超聲波手工復探檢查,這一過程就像醫(yī)院給病人做“B超”,但檢測要求更高。

  9時許,經(jīng)過微機控制超聲波探傷機初步診斷后的一條輪對來到了陸佳明的工位上,在剛才的檢查中,這條輪對被檢查出輪座鑲?cè)氩客鈧?cè)疑似裂紋。陸佳明核對完輪對信息無誤后,均勻地抹上耦合劑,劃下起始標記,拿起探頭為輪對做體檢。隨著探頭的滑動,只見顯示屏上波形上下不斷“跳動”變化。根據(jù)多年的檢修經(jīng)驗,陸佳明立即判斷這不是輪對裂紋。

  十多分鐘過去了,陸佳明經(jīng)過反復檢查核實,最終判斷該條輪對并無裂紋,簽下“合格”章后將其送往下一間“整形科室”。

  “我一開始干的時候連探頭都拿不穩(wěn),總是掉落,眼睛也經(jīng)常只能顧著手里移動,而忘記盯屏幕上的波形變化。異常波形總是稍縱即逝,只能多花時間練習,唯手熟耳,只有做到眼睛要比裂紋尖,心思要比裂紋細,這樣才能在傷波出現(xiàn)時一眼辨別�!标懠衙髡f。

  根據(jù)顯示屏中超聲波的衰減程度判斷輪對內(nèi)部缺陷的位置、大小和形狀,這是探傷工安身立命的根本。十年來日復一日探傷10000余條輪對練成的手感,讓陸佳明從拿不穩(wěn)探頭、找不到裂紋波的工作“小白”,成長為有一手絕活的技術“大拿”。

  近年來,陸佳明和班組同事共發(fā)現(xiàn)直接影響行車安全的重大裂紋16條,較大裂紋134條,一般典型故障465起。

  探傷作業(yè)是輪對檢修至關重要的一環(huán)�!澳呐率�0.5毫米的細微裂紋都會影響貨車運行。”輪軸探傷班工長茹凱明介紹。

  據(jù)了解,今年春運以來,杭州北車輛段喬司檢修車間的輪軸探傷班每天需要手工復探輪對超250條,平均每位探傷工每天需要探傷60多條,輪對交驗合格率達到100%。(完)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苗蘇)
手機看中經(jīng)經(jīng)濟日報微信中經(jīng)網(wǎng)微信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社會廣角更多新聞 > 正文
中經(jīng)搜索

(新春走基層)春運中的火車“B超醫(yī)生”:不放過一條可疑裂紋

2025年01月21日 22:22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中新網(wǎng)杭州1月21日電(王逸飛 鮑夢妮 嚴鈺琳)“探頭移動速度小于50mm/s,角度3°至5°,力度控制在2-5N之間……”1月21日,在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杭州北車輛段檢修車間,探傷工陸佳明半蹲在地,左手握著探頭反復移動,右手放在探傷儀上準備時刻調(diào)節(jié)靈敏度。他雙眼緊緊盯著探傷儀顯示屏上的波形變化,不放過一條可疑裂紋。

  杭州北車輛段喬司檢修車間是長三角地區(qū)最大的鐵路貨車“醫(yī)院”,經(jīng)歷了上萬公里“長途跋涉”的貨運列車將在這里接受各科“醫(yī)生”的全方位體檢。僅火車身上的一條“腿”——輪對,就要經(jīng)過“門診醫(yī)生”“關節(jié)科醫(yī)生”“外科醫(yī)生”“影像科醫(yī)生”“整形科醫(yī)生”等二十余名貨車“醫(yī)生”的專項檢查診療,才能組裝復位,整裝出發(fā)。

  陸佳明是一名“90后”,也是一名“從醫(yī)”10年的資深火車“影像科醫(yī)生”,他負責輪對超聲波手工復探檢查,這一過程就像醫(yī)院給病人做“B超”,但檢測要求更高。

  9時許,經(jīng)過微機控制超聲波探傷機初步診斷后的一條輪對來到了陸佳明的工位上,在剛才的檢查中,這條輪對被檢查出輪座鑲?cè)氩客鈧?cè)疑似裂紋。陸佳明核對完輪對信息無誤后,均勻地抹上耦合劑,劃下起始標記,拿起探頭為輪對做體檢。隨著探頭的滑動,只見顯示屏上波形上下不斷“跳動”變化。根據(jù)多年的檢修經(jīng)驗,陸佳明立即判斷這不是輪對裂紋。

  十多分鐘過去了,陸佳明經(jīng)過反復檢查核實,最終判斷該條輪對并無裂紋,簽下“合格”章后將其送往下一間“整形科室”。

  “我一開始干的時候連探頭都拿不穩(wěn),總是掉落,眼睛也經(jīng)常只能顧著手里移動,而忘記盯屏幕上的波形變化。異常波形總是稍縱即逝,只能多花時間練習,唯手熟耳,只有做到眼睛要比裂紋尖,心思要比裂紋細,這樣才能在傷波出現(xiàn)時一眼辨別�!标懠衙髡f。

  根據(jù)顯示屏中超聲波的衰減程度判斷輪對內(nèi)部缺陷的位置、大小和形狀,這是探傷工安身立命的根本。十年來日復一日探傷10000余條輪對練成的手感,讓陸佳明從拿不穩(wěn)探頭、找不到裂紋波的工作“小白”,成長為有一手絕活的技術“大拿”。

  近年來,陸佳明和班組同事共發(fā)現(xiàn)直接影響行車安全的重大裂紋16條,較大裂紋134條,一般典型故障465起。

  探傷作業(yè)是輪對檢修至關重要的一環(huán)�!澳呐率�0.5毫米的細微裂紋都會影響貨車運行。”輪軸探傷班工長茹凱明介紹。

  據(jù)了解,今年春運以來,杭州北車輛段喬司檢修車間的輪軸探傷班每天需要手工復探輪對超250條,平均每位探傷工每天需要探傷60多條,輪對交驗合格率達到100%。(完)

(責任編輯:苗蘇)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