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好公路“外科大夫”

2025-04-20 06:32 來源:經濟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王炬鵬)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國內時政更多新聞 > 正文
中經搜索

當好公路“外科大夫”

2025年04月20日 06:32   來源:經濟日報   

  在天津市濱海新區(qū)的一間會議室里,中國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楊毅輝正通過視頻會議與項目團隊進行技術交流。即便是處于假期,他仍堅持與施工現(xiàn)場的同事連線,溝通了解施工信息,并及時提供技術指導。

  20多年來,楊毅輝扎根工程項目建設一線,以創(chuàng)新攻克技術難關,以匠心丈量大地,先后主持重慶鼎山長江大橋、重慶郭家沱長江大橋、鶴大高速公路等十幾個重點工程項目的施工技術管理工作。今年,這位“基建尖兵”獲得全國勞動模范稱號。

  2001年,楊毅輝從黃河水利職業(yè)技術學院畢業(yè)后,成為中建六局一名工程技術員。工作沒多久,他就被派往新疆哈密市的一個公路工程項目。

  在戈壁灘上,狂風卷著砂礫,氣候十分惡劣。楊毅輝常裹著軍大衣伏在簡易工棚里工作!澳菚r,我白天扛著測量儀滿山跑,晚上用柴油發(fā)電機發(fā)電照明,整理數(shù)據(jù)!睏钜爿x說,正是經過這樣的歷練,他不僅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也樹立起戰(zhàn)勝各種困難的信心,為今后的技術攻堅奠定基礎。

  “遇到技術難題并不可怕,每一個難題都蘊含著創(chuàng)新的機會。”楊毅輝說。2010年,在重慶鼎山長江大橋打雷嘴隧道項目施工中,施工人員面臨巨大技術難題:上方公路隧道與下方輕軌隧道開挖間距不足3米,公路隧道和輕軌隧道均為雙洞雙向,且下方輕軌隧道左右洞開挖距離不到1米,開挖難度較大。采用常規(guī)的導洞法(一種隧道開挖方法)施工難以滿足項目需要,同時,隧道上方有多座老舊房屋建筑,極易因施工造成倒塌。

  面對技術難題,楊毅輝帶領技術團隊在施工現(xiàn)場安營扎寨,采集大量數(shù)據(jù),經過反復試驗和論證,創(chuàng)新采用一種新型爆破技術,保證隧道上方房屋結構不受破壞,確保隧道質量和施工安全,最終提前2個月完成施工任務!拔覀兙拖裢饪拼蠓蛞粯,為公路‘做手術’,必須做到膽大心細,要敢于創(chuàng)新施工方法、嚴格把控細節(jié)!睏钜爿x說。

  創(chuàng)新不止步,楊毅輝在重大工程項目中見招拆招,持續(xù)突破技術瓶頸。在重慶郭家沱長江大橋項目施工中,時任項目總工程師的楊毅輝帶領團隊創(chuàng)新研發(fā)硬質巖層組合切割開挖技術、鋼桁梁加工制造數(shù)字化拼裝技術等,實現(xiàn)鋼桁梁加工制造精細化控制,確保鋼桁梁順利架設安裝。該項目在大跨度公軌兩用鋼桁梁懸索橋技術領域取得重要突破,獲得12項發(fā)明專利、15項實用新型專利。

  2020年,中建六局楊毅輝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正式成立。“借助這個平臺,我將結合生產實踐帶領技術人員開展更多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用心傳承技術本領!睏钜爿x說。

  “師傅經常手把手地教學,不僅教技術,更教我們思考方法。”中建六局青年員工馬林回憶起參與國外一個交通隧道項目時的情景:“面對沙漠地區(qū)罕見的硅質砂巖,師傅沒有直接給出施工方案,而是帶著我們在超過40攝氏度高溫的沙漠里邊實地勘察,邊研究方案,并引導我們進行思考。經過觀察發(fā)現(xiàn),使用傳統(tǒng)炸藥難以保證爆破效果,而采用液體炸藥則更加符合工程實際情況!

  采用“現(xiàn)場即課堂”的培養(yǎng)模式,楊毅輝帶領員工在3個月內攻克爆破技術難關,大幅提升了隧道掘進效率!皞魇诩夹g不能停留在紙面上,必須帶著員工到施工現(xiàn)場去練習,形成‘肌肉記憶’。只有在實踐中學,在實際操作中練,他們才能學會真本事。”楊毅輝說。

  如今,楊毅輝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被命名為中國建筑勞模和工匠人才創(chuàng)新工作室,成為中國建筑領域的“人才孵化器”,培養(yǎng)出大批技藝精湛、素質過硬的技術人才。

  楊毅輝始終步履不停,奔走在工程一線。當被問及何以保持創(chuàng)新熱情時,他望向辦公室墻上的工程地圖:“每項工程都代表著新機會和新挑戰(zhàn),我將不斷提升自身技術水平,讓越來越多的不可能成為可能!經濟日報記者 周 琳

(責任編輯:王炬鵬)